濕法制粒作為固體制劑生產的核心工藝,通過液橋作用將粉末聚結成均勻顆粒,廣泛應用于制藥、食品、化工等領域。根據工作原理與結構特征,主流設備可劃分為4大類型,各具技術優勢與適用場景。以下從
濕法制粒設備原理、工藝特點及行業應用維度展開系統梳理。

一、高速剪切制粒機:高效率大規模生產首要選擇
1.技術原理:
采用底部高速旋轉的攪拌槳(線速度5-20m/s)與側壁切割刀聯動,在短時間內(1-5分鐘)完成混合、制粒、密化三階段。濕法制粒設備通常配備頂置噴霧系統,通過壓力噴嘴將粘合劑均勻噴灑于粉床表面。
2.工藝優勢:
產能范圍廣(5kg-2000kg/批),適合大批量生產
顆粒密實度高(堆密度0.6-0.8g/cm³),流動性優異
集成CIP清洗系統,符合GMP規范
3.典型應用:
抗生素片劑、維生素預混料、寵物食品等需要高硬度顆粒的場景。某跨國藥企采用GKG系列高速制粒機,使頭孢類抗生素顆粒收率提升至98.5%。
二、流化床制粒機:一步法連續制造標準
1.技術原理:
通過底部氣流使粉末處于流化狀態,同時噴入粘合劑溶液,在顆粒表面形成液膜并發生碰撞聚結。設備集成干燥功能,可實現"混合-制粒-干燥"三合一連續生產。
2.工藝優勢:
顆粒孔隙率可控(20%-60%),適用于緩釋制劑
熱敏性物料處理能力強(進氣溫度可調至40℃以下)
粉塵排放低于5mg/m³,滿足EHS要求
3.典型應用:
吸入用干粉制劑、微丸膠囊、速溶咖啡等需控制顆粒形態的領域。國內某創新藥企采用FL系列流化床,將API利用率從75%提升至92%。
三、擠出滾圓機:微丸制備黃金標準
1.技術原理:
先通過螺桿擠出機將濕料壓縮成條狀,再經高速旋轉的滾圓盤(線速度8-15m/s)切割揉搓成球形顆粒。設備可配套多級篩分裝置,實現粒徑精準控制(0.2-2mm)。
2.工藝優勢:
圓整度≥0.9(Hausner比),包衣均勻性優異
載藥量可達80%(w/w),適合高劑量制劑
密閉生產系統防止交叉污染
3.典型應用:
緩控釋微丸、結腸定位給藥系統、催化劑載體等高附加值產品。某MNC企業采用SY系列擠出滾圓機,使微丸脆碎度降低至0.3%以下。
四、搖擺制粒機:實驗室到中試的過渡方案
1.技術原理:
通過往復運動的篩網(振幅10-30mm)與固定刮刀配合,將濕物料擠壓通過篩孔形成條狀顆粒,再經破碎輪切割成短圓柱體。
2.工藝優勢:
設備成本低(僅為高速剪切機的1/3)
顆粒長度可控(3-10mm),適合咀嚼片生產
維護簡便,適合多品種小批量生產
3.典型應用:
中藥浸膏制粒、獸藥預混劑、實驗室工藝開發等場景。某中藥企業采用YG系列搖擺制粒機,使顆粒溶出度標準偏差縮小至2.1%。